行业新闻

Web3运营服务商,NFT项目管理,技术咨询

未来四年 顺德将投入6.28亿改造自来水管网

顺德区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日前召开,会议听取并审议了区政府《关于我区自来水管网建设发展情况报告》和城建环资工委的调研报告。未来四年,顺德将投入6.28亿元改造老旧管网。顺德人大常委会主任列海坚表示,自来水管网建设和自来水质量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建议区政府要加大投入的力度,加快老旧管网改造的速度,确保广大市民饮用自来水的安全。

现状

全区基本实现“双水源、互通式”供水

目前,顺德全区自来水供水面积已达803平方公里,供水设计能力达到166万吨/天,日均供水量近102万吨,管径100毫米及以上管网总长3140公里,已实现城乡范围的全面覆盖。

为促进顺德自来水管网建设管理水平的优化提升,保障全区自来水供水安全,顺德人大城建环资工委与顺职院专家人员组成调研组对自来水管网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并形成报告。

报告认为,近年来顺德以推进供水事业整合为抓手,构建起较为完整的自来水供水体系。其中,在整合供水资源方面,顺德大力推进镇街自来水厂、村级水厂的整合工作,通过关停、改建、扩建等“组合拳”,目前除扶闾、江义、藤溪3家村级水厂和1家私营的家信水厂仍待整合外,全区整合为羊额、北滘、龙江、乐从、右滩、均安、容奇、桂州8间自来水厂,基本实现了自来水业务由区供水公司统一管理。此外,顺德也对优质取水源头加强了整合,划定了南洲、均安等5个水源保护区作为自来水取水源头,水质均达Ⅲ类以上国家标准。

此外,顺德因应西江和北江优质取水源头的调整划定,建成容桂至大良、龙江至勒流、乐从至北滘、北滘至陈村等主管连通工程。目前除均安镇及未整合的村级水厂、私营水厂外,全区基本实现“双水源、互通式”供水。

调研组建议,顺德要进一步优化供水体系布局,结合北部片区、东部片区等区域一体化建设,加强片区内、片区间的管网互通互联程度,形成“多源互补”的城市供水保障格局。

关注

管网升级改造有待加快

调研组指出,顺德自来水管网大部分由镇、村原来的自建管网整合而来,管网起点较低,工艺较差、使用时间较长,供水质量容易受到管网影响而下降。

数据显示,全区自来水管网中,使用年限超过20年的管网长2766公里,占管网总长78%。此外,该部分管网的铺设年份、材质、工作状态等信息记录有所缺失。而在材质方面,抗压能力较差的水泥管长约580公里,占管网总长18.5%。

据介绍,自来水的质量容易受到管网的影响。以市民反映最多的水黄水浊问题为例,顺德老旧管网浑浊度年平均值为全新管网的3倍以上,并且老旧管网的水质浑浊度值呈逐年上年上升趋势。此外,本次调研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针对水质投诉较多的区域抽检的结果也显示,未经改造老旧管网的抽样点出现了水质浑浊度不合格的情况。

为此,调研组建议在确保顺德自来水水质达标的基础上,制定管网改造和优质供水方案,通过“三年计划”完成区内自来水管网的全面升级改造,实现中心城区优质供水。

建议

加大政府主导力度 区政府已有计划

针对管网改造力度不足的问题,顺德区环运局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经前期估算,若全面更新改造老旧管网约需投入达28亿元,政府财政曾于2011年起连续三年每年提供1500万元的改造补贴,与总估算投入仍有很大距离。

调研组认为,供水事业属于特殊行业,为社会提供基础公共服务是其价值的重要体现。但近年来顺德较为强调供水行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化运作,政府及职能部门的主导作用有弱化的迹象,在规划、统筹、投入等方面未能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列海坚建议,自来水管网建设和自来水质量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建议顺德区政府要主动承担起供水事业发展的主导责任,加大投入的力度,加快老旧管网改造的速度,确保广大市民饮用自来水的安全。

“顺德近期召集了区财税局、环运局、国资办、顺控发展公司多次商讨顺控发展公司于政府之间的供水业务资产投资边界问题,已基本达成共识”顺德区环运局相关负责人说,“其中,城镇及农村老旧管网改造,村级水厂整合等民生项目,拟由顺控发展公司每年承担5000万元的管网改造费用以及50%的村级水厂整合费用,其余部分由区政府补贴实施”。据悉,未来四年顺德将优先对条件成熟的、较紧急的区域进行管网改造,总投资约6.28亿元,区政府每年补贴约1亿元。 文/岑龙基 制图/何欣

相关文章